使盡力氣還是「嗯」不出來 怎麼辦? 轉貼分享自:纖樂纖維素
文/優活健康網/記者林和謙
用力、用力、再用力,坐在馬桶上使盡吃奶力氣,卻還是一無所獲,確實令人很沮喪;根據統計,一般人一個月有超過三天大不出來的比例約為三成,顯見嗯嗯不順暢的人並非少數。
很多人對便秘相當苦惱,尤其是女性,常會吃瀉藥或尋求各種偏方,只為解出「宿便」,卻不知造成便秘的因素相當多重,若不對症下藥,一味自行服用瀉藥的結果,很可能剛開始略見成效,之後愈來愈差,藥量也愈用愈多。
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陳明楨醫師表示,首先要先了解便秘的類型,可分為器質型和功能型;器質型意即腸道本身疾病造成便秘,患者在急性發作時,常會伴隨激烈腹痛、發燒、嘔吐等,慢性的特徵則是嚴重便秘,或是原本就有便秘卻愈來愈嚴重,甚至便便帶血,或是呈現綠、黑、紅或灰白等不正常顏色。
陳明楨醫師說,導致器質型便秘的原因諸如大腸癌、大腸息肉,會使腸管狹窄,女性則可能是子宮肌瘤壓迫腸道;此外,腸套疊、腸閉塞或是因手術引起的腸沾黏等,都會讓患者飽受便秘之苦。
大部分的人都屬於功能型便秘,腸道沒有實質病變,而是因飲食不規則、精神過度緊繃,有便意時卻忍住不去或刻意忽略,甚至是長期依賴藥物,讓大腸機能下降,即使在馬桶上坐半天也徒勞無功。
以高齡者或體質虛弱、經常在節食減重的女性來說,常會覺得腹部發脹、便便排不乾淨、食慾降低,有時還會肩頭僵硬、頭痛、手腳發冷,就可能是因大腸蠕動變弱引起的弛緩型便秘,改善關鍵在於運動,多走路、多喝水並多攝取不溶性纖維,刺激腸道蠕動。
陳明楨醫師指出,若是常常忽視便意的人,會造成便便已經到直腸了,直腸卻不下指令要結腸加速推動,也不會告訴大腦引起便意,以致便便持續堆積,水分被吸收而變硬,讓人即使感到肚子脹卻沒有便意,而且便便很硬不易排出,常服用便秘藥或灌腸者也會有類似症狀,要改善唯有改變生活習慣,務求規律,只要有便意就上廁所,或是排出固定上大號時間。
有些人常在用餐後出現腹部疼痛,雖然排便並不困難,便便卻很硬,或是拉肚子和便秘交互產生,即有可能是痙攣型便秘,因心理壓力太大、自律神經錯亂,造成腸局部蠕動太強就像痙攣一樣,讓便便無法順利運送,但有時又會因水份未充分吸收,反而拉肚子,這類人要懂得紓解壓力,適時放鬆自己、調整生活步調,多運動、多喝水、多休閒。
●觀察便便了解健康:
1.量:一次排便量約為一百到三百公克,男性最好一天排三百克、女性二百克,排便量愈多對健康愈好。
2.顏色:最理想顏色是黃金色、黃土色、黃褐色,其他顏色都要注意。
3.形狀:香蕉狀、牙膏狀都是健康象徵,從直腸一路順暢排出。
4.密度:便便最好半浮半沈,沈到底表示太硬、纖維質太少。
5.味道:味道不會太重,便秘的便便會很臭。
6.時間:五分鐘內排出才健康。